Sunday, May 22, 2016

[奇幻小說英文][冰與火] 城堡篇

<從舊部落格轉過來的文章 2013.04.27>

castle
http://visual.merriam-webster.com/arts-architecture/architecture/castle.php
從Merriam-Webster Visual Dictionary找到的這張圖算是很清楚的城堡部位圖解。以下挑出書裡常出現的講解。
moat是護城河,drawbrige是可以升起放下跨過護城河的橋。gatehouse、guardhouse是門口的大樓,barbican是守望樓,守護大門一帶的區域。Keep是城堡的主樓,bailey或ward都是指前庭、內庭,gatehouse的大門通常是升降閘門叫做portcullis,上方有孔洞可以往下面來攻擊的敵人倒下熱油,那個孔洞叫murder hole。城牆四周的尖塔是turret,牆壁上有供弓箭手射箭出去的小洞叫crenel (垛口)。鋸齒狀的城牆上層總稱battlement,鋸齒狀的部分叫parapet (城垛),城垛高起的部分叫merlon (城齒)。城堡的邊門叫postern。外圍的防禦壁壘叫做rampart。某些城堡更外圍還有木製柵欄palisade。管理城堡的堡主是castellan。


書中常提到的一種城堡型式叫做Motte and Bailey土壘內庭式的城堡。像是下圖的英國溫莎堡就是土壘內庭式城堡。中央有一個圓型的keep在土壘 (motte) 上,左右有兩區bailey。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tte_and_bailey

單字表
moat 護城河
drawbridge 升降橋
gatehouse 門樓
barbican 望樓
keep 主樓
bailey, ward 前庭、內庭
portcullis 升降閘門
murder hole 屠口
turret 塔樓
battlement 胸牆
parapet 城垛
crenel 垛口
merlon 城齒
postern 邊門
rampart 壁壘
palisade 柵欄
castellan 堡主
motte 土壘

冰與火例句:
From its window, she could see that the heavy iron portcullis in the gatehouse was down, and the drawbridge drawn up over the deep dry moat that separated the keep-within-a-keep from the larger castle that surrounded it. (A Game of Thrones)
He had never thought to find a stone castle on the far side of the Wall, but he had pictured some sort of motte-and-bailey with a wooden palisade and a timber tower keep. (A Clash of Kings)
A small castle dominated the town; no more than a holdfast, really, a single tall square keep with a bailey and a curtain wall. (A Storm of Swords)
She was about to say as much when she saw the battlements ahead, long parapets built into the very stone of the mountains on either side of them. (A Game of Thrones)
The battlements bristled with spears and swords and scorpions, there was an archer at every crenel and arrow slit, the drawbridge was up, the portcullis down, the gates closed and barred. (A Game of Thrones)
And above it all, frowning down from Aegon’s high hill, was the Red Keep; seven huge drum-towers crowned with iron ramparts, an immense grim barbican, vaulted halls and covered bridges, barracks and dungeons and granaries, massive curtain walls studded with archers’ nests, all fashioned of pale red stone. (A Game of Thrones)
Its great curtain wall was a hundred feet high, unbroken by arrow slit or postern, everywhere rounded, curving, smooth, its stones fit so cunningly together that nowhere was crevice nor angle nor gap by which the wind might enter. (A Clash of Kings)
He swept the flame low before him, looking for . . . there. On the inside of the rampart and in the wide crenel between two upthrust merlons. (A Clash of Kings)
The castellan at Winterfell is a brave man, but age has stiffened his wits as well as his limbs. (A Clash of Kings)
Three iron grates closed the inner passage, each locked and chained and protected by a murder hole. (A Storm of Swords)

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
城堡事典 作者/池上正太、ORG 譯者/高胤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2935)

[奇幻小說英文][冰與火之歌] 武器篇

<從我舊部落格轉過來的文章 2013.04.28>

中世紀的弓大致有longbow和crossbow,也就是一般弓和十字弓。longbow用的箭是arrow,crossbow用的箭叫quarrel或bolt。弦是bowstring。箭頭是point,箭身是shaft,箭羽是fletching,箭尾有一個小凹槽讓弦扣上的地方叫nock。nock做為動詞也是放箭上弓的意思,與notch同。裝箭的箭袋叫quiver。發射一支箭叫loose an arrow。

crossbow



長劍是sword應該大家都知道。劍的把柄部位叫做hilt,包含了防止手被對方戳到用的guard、握把grip,以及最尾端的一個球狀物pommel。劍刃是blade。書中有提過一種叫bastard sword,雜種劍,是介於單手劍和雙手劍之間尺寸的劍。收劍的鞘是scabbard。收劍的動詞是sheathe,拔劍是unsheathe。dirk是短劍,匕首是dagger,falchion是彎刃大刀。Battle axe是戰斧,poleaxe是有長柄的戰斧。scythe書中比較少出現,是像死神拿的那種長柄鐮刀。

長矛 (長槍) 是spear。專門設計給騎士用的長矛是lance。長槍比賽jousting用的就是lance。比武大會tournament or tourney除了jousting以外,還有大混戰melee (mêlée) 。jousting比賽的場地叫list。
jousting with lances

mace是尾端是球狀的棍棒。Morning star是帶刺的釘頭錘,頭部通常是帶刺的球形。類似的武器還有本書沒出現的流星錘Flail。
morning stars

Siege weapons是攻城用的武器。ram是用來撞破城門的大圓柱,catapult是小型投石機,trebuchet是大型投石機,投石的部位像彈弓一樣的。mangonel也是大型投石機,投石的部位是碗狀的。Siege tower是用來讓士兵爬城牆的塔。書中還有一種叫scorpion的武器,雖然不是攻城用的,但是是利用投石機原理發射箭的武器,中文稱弩砲。
battering ram

catapult

trebuchet

siege tower

還有一個特別的防禦性武器,叫做caltrops,是撒在地上的四角鐵釘,中文叫鐵蒺藜或蒺藜釘,是防禦騎兵用的。
caltrops





單字表:
Longbow 長弓
Crossbow 十字弓
Arrow 箭
Quarrel/bolt 十字弓用箭
Bowstring 弦
Shaft 箭身
Fletching 箭羽
Nock 箭尾端搭弦處, v. 將(箭)搭上弦
Notch v. 將(箭)搭上弦
Quiver 箭袋
Sword 劍
Hilt 劍柄
Pommel 劍柄的圓球
Scabbard 鞘
Sheathe v. 收劍入鞘
Unsheathe v. 拔劍出鞘
Blade 劍刃
Dirk 短劍
Dagger 匕首
Falchion 彎刃大刀
Battle axe 戰斧
Poleaxe 長柄大斧
Scythe 長柄鐮刀
Spear 長矛 長槍
Lance 騎兵用長矛
Tournament/tourney 比武大賽
Jousting 長槍比賽
List 長槍比賽場地
Melee/mêlée 混戰
Mace  尾端有圓球或鈍器的棍棒
Morning star 晨星錘
Flail 流星錘
Siege 圍城 攻城
Ram 攻城槌、撞木
Catapult 小型投石機
Trebuchet 大型投石機
Mangonel 大型投石機
Siege tower 攻城塔
Scorpion 弩砲
Caltrop 鐵蒺藜

Quarrels and arrows sped back and forth. Watty fell with a grunt, his bow slipping from his hand. Kyle was trying to nock another shaft to his string when a man in black mail flung a spear through his belly. (A Storm of Swords)
“We’ve planted iron spikes under the water, y’see, and there’s caltrops scattered among them rocks there. It’s the same on all the fords, by your brother’s command.”(A Clash of Kings)
Joffrey jerked the trigger on the crossbow. The bolt missed by two feet. (A Clash of Kings)
Jon hung a quiver from his belt and pulled an arrow. The shaft was black, the fletching grey. As he notched it to his string, he remembered something that Theon Greyjoy had once said after a hunt. (A Storm of Swords)
The hilt had been fashioned new for him, adorned with a wolf’s-head pommel in pale stone, but the blade itself was Valyrian steel, old and light and deadly sharp. (A Clash of Kings)
Many of the travelers were armed; Arya saw daggers and dirks, scythes and axes, and here and there a sword. (A Clash of Kings)
A lion-headed mace, a poleaxe, and a crossbow had been hung on the walls. The poleaxe would be clumsy to wield inside a castle, and the mace was too high to reach, but a large wood-and-iron chest had been placed against the wall directly under the crossbow. (A Storm of Swords)
I know of every hedge knight, freerider, and upjumped squire of any skill who has ever presumed to break a lance in the lists. (A Storm of Swords)
The tourney Lord Whent staged at Harrenhal beside the Gods Eye, in the year of the false spring. A notable event. Besides the jousting, there was a mêlée in the old style fought between seven teams of knights, as well as archery and axe-throwing, a horse race, a tournament of singers, a mummer show, and many feasts and frolics. (A Storm of Swords)
He had emptied the armory to put good steel in their hands; big double-bladed axes, razor-sharp daggers, longswords, maces, spiked morningstars. (A Storm of Swords)
Great siege engines lined the grassy verge of the roseroad, mangonels and trebuchets and rolling rams mounted on wheels taller than a man on horseback. (A Clash of Kings)
The stonemasons are strengthening the walls, carpenters are building scorpions and catapults by the hundred, fletchers are making arrows, the smiths are forging blades, and the Alchemists’ Guild has pledged ten thousand jars of wildfire. (A Clash of Kings)

參考資料 :
http://en.wikipedia.org
武器事典 作者/市川定春 譯者/林哲逸、高胤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81858)

Sunday, August 9, 2015

[書評] [Jellicles 快閃讀書會] 小島 Small Island (Andrea Levy 安卓利亞‧勒維)



內容簡介(摘自誠品
我們牙買加人,西印度群島人,大英帝國成員,在面臨威脅時不能飛回祖國抵禦外侮,簡直是不可思議。但告訴我,如果牙買加有難,會有哪個少校、將軍、士官找得到那座親愛的島?給我一幅地圖,我來看看湯米或海薇洛夫人能不能指出牙買加。我們來看看他們翻轉地圖,眼珠子溜溜查找,翻看這一區是不是印在背面沒看到,然後才聳肩投降。但是把那張地圖給我,把我的眼睛矇上,再把我轉三圈。頭暈目眩的我,照樣能將手指不偏不倚放在我的祖國上。
倫敦耐文街二十一號,奎妮.布萊讓來自牙買加的吉伯特踏進家門,成了房客。她別無選擇。她的丈夫伯納德於戰爭期間受派至印度,但戰爭結束了,伯納德卻遲遲未返。她別無選擇。
奎妮的鄰居皆不認同她所挑選的房客,而若是伯納德在家,也絕不贊成。因為脫下空軍制服的吉伯特,在英國人眼中,只是「有色人種」??就算他是為了擊退「祖國」的敵人希特勒才成了牙買加志願服役的上萬人之一。
牙買加在英國嗎?牙買加在非洲嗎?吉伯特的白人同胞不認識牙買加,因為位於加勒比海的這塊小島,在他們眼中比鞋底大不了多少。
夢想離開牙買加的荷坦思,嫁給了吉伯特,將一生裝在皮箱裡,遠渡重洋來到朝思暮想的倫敦,卻發現面對的竟是破落衰敗不如故土的廢墟。而在這「連地面都鋪著黃金」的倫敦,她連體體面面走在人行道上的權利都沒有。
一九四八年的倫敦,滿目盡是戰後的蕭條。英國或許正從戰爭帶來的破壞中慢慢恢復,然而位於耐文街二十一號的大戰卻正要開始。

《小島》其中的幾個主角是在英國殖民的牙買加長大的小島島民。他們有人是一心一意要成為英國教育下完美的學校老師,有人自願從軍要幫英國對抗德國。但是當他們輾轉到了英國才發現,英國人根本沒有把他們當同胞,完全不知道牙買加在哪裡,而且只是理所當然地歧視他們。雖然他們也有遇到好心的英國人,但是這樣稀有位他們挺身而出的英國人卻為他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當年的日不落帝國用了很高的姿態「教育」他們的殖民地人民,想讓他們「文明化」,雖然一切的初衷都是要得到各地的資源、剝削當地的勞力,但怎麼說他們手段也蠻高明的,因為許多殖民地至今仍心甘情願地繼續當大英國協的一員,像是直布羅陀拒絕成為西班牙的一部分,巴基斯坦、盧安達、牙買加等也還都是大英國協的成員,也是前殖民地的印度也仍認為講英文才上流。許多香港人也仍對當年英國殖民時的往日榮光念念不忘。這些在殖民地牙買加小島出生長大被英國的教育洗腦的島民,把一切英國的東西奉為最高指導原則,到了英國才發現戰時的英國竟然是那樣殘破不堪,而在這樣落魄的地方自己卻連次等公民也不是。

倫敦真的曾經很落魄過。其實有關他們在二戰期間的物資缺乏狀況我是在《查令十字路84號》第一次讀到。因為物資全面匱乏,又採用配給制度,《查令十字路84號》的美國筆友還在聖誕節特別寄了火腿給他們。近來又在柴靜的「穹頂之下」影片中了解到,原來那時候的倫敦因為能源是燒煤炭而造成過空氣中長期是揮之不去的塵霧。在《小島》裡面,那些牙買加人在戰時到了倫敦,發現他們穿著像是睡衣就要出門,不像想像中他們被教導紳士淑女該有的樣子,空氣也是汙染嚴重,灰色的倫敦不是他們所認知光榮的祖國的首都的樣貌。而我們小時候好像被教導了相反的事情呢!小學課本裡面還描述我們的同胞在對岸過著水深火熱啃樹皮的生活,現在反而是我們的小島快被買下來了。

雖然台灣人常感到有身分危機,但是同樣身為前殖民地,處境還比某些其他的小島好多了。像美國也有很多海外領土(Territories of the United States)其中還分好幾種等級,有incorporated/unincorperated 和 organized/unorganized。有些地方在國會有代表但是沒有投票權,像是波多黎各,即使是最高級的領土了,還是被本土的美國人所不屑。有些島民大多是為美國賣命過的退伍軍人,所持的護照卻是上面有註記說並非完全有效的美國護照,像是關島的島民。至少台灣實質上還是有自己的選舉和自己的政府呢,真是萬幸。

我覺得作者在這本書所用的觀點切換使用得很巧妙,除了總是在很適當的時間交代背景故事以外,每次也可以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認識裡面的角色。我有時本來是用完全正面的想法看一個角色,但是切換觀點以後就發現原來他不是我所以為的那樣一個人。這本書裡的角色各個非常立體,又有長足的個性發展。真的不愧是很多人大力推薦的書。


Monday, June 15, 2015

[書評] [Jellicles 快閃讀書會] 《時空旅行社》讀後

   
閱讀版本:
    書名:The Map of Time
    (https://www.goodreads.com/book/show/9766078-the-map-of-time)
    作者:Félix J. Palma
    譯者:Nick Caistor
    出版社:Atria Books
    出版日期:2011年六月(西班牙原文版2008年)

 






 
    這本書的作者Palma是西班牙人,本書原文是由西班牙文寫成。但是故事從頭到
    尾都是寫英國人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發生的事情。

    書的一開始,他就用一種說書人的語氣告訴讀者說這是一個灑狗血的故事
    (melodrama),而且這種對讀者說話的敘事者的語氣顯得非常老派,讓我想到
    唐吉軻德或基督山恩仇錄那種過於刻意的敘事法。除了一開始就說 Dear reader
    以外,書中的敘事也會穿插他以說書人的角色來講「這個人物當然不知道同時間  
    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因為我是全知的敘事者,所以讓我來告訴你…」之類的這種
    話。這應該是作者想要刻意營造他是一個站在十九世紀的角度來說故事的人,而
    不是已經在2008年回頭去講十九世紀的故事的感覺。雖然不如《風之名》那樣浮
    誇,不過我還是有點感冒他老派過頭了。

    他說的melodrama也是實話。故事裡面不乏一見鍾情、富家子愛上貧窮女、想要
    洗心革面的帥氣窮小子、殺人不眨眼的壞人的情節。但是我不能不稱讚他劇情安
    排得的確有夠曲折。書裡面七、八個主要角色人生都很意外地交織在一起。而且
    作者某個程度上對於時空旅行這件事情有夠愛吊人胃口!雖然從一開始就擺明了
    這個故事就是要環繞著時空旅行,但是故事一路進行下去,會讓你覺得基本上還
    是有照著科學邏輯走,可能時空旅行是個騙局,然後又讓你幾乎要相信有時空旅
    行了,接下來又來一次科學的辯證。一直到幾乎書的最後都還讓我猜來猜去到底
    會不會有真正的奇幻元素。這點是我覺得他故事最令我欣賞的部分。

    劇情、角色方面還有另一個讓我驚喜的點,也就是雖然他出場得晚了些,但是故
    事的大主角其實是19世紀把時光旅行變成流行文化中的概念、寫《The Time
    Machine》的H. G. Wells。原本還以為他是跑龍套的角色,結果後來戲份越來越
    吃重,到最後根本都是他的個人戲。也許Palma筆下的H. G. Wells跟他真正的性
    格有差距,但是著實在我心中為這個科幻巨擘增添了很多人性的色彩。這樣的驚
    喜有點像我當年在不了解劇情的狀況下去看電影Hugo,中間才意外發現原來它是
    跟電影史有關的故事一樣的驚喜。(Hugo中的機器人在本書也有提到)

    順帶一提,書中有略為提到福爾摩斯的創造者柯南道爾,其實是個很相信超自然
    現象、相信靈媒之類的人,一點都不像福爾摩斯一樣是個只注重科學邏輯的人。
    剛好不久以前看了Adrien Brody飾演逃脫大師胡迪尼的迷你影集,裡面也有柯南
    道爾的出現,而且也是個跟胡迪尼作對、相信靈媒、不講理的傢伙。書中這樣混
    了一些歷史上實際出現的人物來製造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效果,還是很有趣的。

The Jellicles 快閃讀書會
http://www.urochordate.com/phpBB2/viewtopic.php?f=12&t=1342

[英文] Two Shades of Gray: 龍涎香 Ambergris 和銅綠 Verdigris

我覺得這兩個英文字很有意思,都跟法文的灰色gris有關。

Ambergris 用法文看,字面是灰色的琥珀 ambre gris,實際上在講抹香鯨內臟的沉積物,被沖上岸,被大家當成珍貴香劑的蠟狀物質,被美化稱為龍涎香。

這是Wikipedia上真正龍涎香的照片。



Verdigris 這個字用法文看,是灰綠色 vert de gris(green of grey),英文是在講銅與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反應產生的綠色銅鏽。自由女神的顏色就是verdigris。

這個字由中古英文 vertegrez 來,它又是由中古法文 verte grez 來,基本上都是灰綠色的意思。


Sunday, February 1, 2015

[法文] 與英文好像一樣卻又不一樣的字 Faux amis / false friends

我在PTT法文版發表的文章,整理了我注意到會讓英文讀者困惑,英法不同義的字
https://www.ptt.cc/bbs/Francais/M.1422780149.A.89A.html


<引文刪>

真的太多了跟本舉不完。英文字很多字源跟法文一樣,要不然就是直接從法文拿來的 

很多字在法文常用的,看起來好像不是英文字,其實也只是英文比較艱難的字彙 

對英文母語的人,看法文文章機乎像懂中文的人看日文一樣,大概有一半都猜得出來 

但是對英文熟的人,要注意的其實是看起來英法同個字,但是意義已經不同的字

 美國市面上我有看過專門講那種字的書,雖然沒買,但是我自己有注意到幾個 

提出來參考一下,也希望有人可以補充

 法:Editeur 美:Editor 

美國講editor就是編輯,人或編輯器 我在巴黎拉丁區看到各處都有Editeur的店面嚇一跳,想說他們有這麼多編輯?
結果發現是Publisher,出版社的意思

 法:patron 美:patron 

在美國講patron都是講顧客的意思,patronage是說光顧的意思,patronize是把別人 看很低的感覺。但是法文卻剛剛好相反,是在講老闆,讓我很混淆。

 法:amateur 美:amateur 

在美國講amateur,雖然字面上也是業餘人士,但是另一層面是那人不夠專業,不夠 厲害的意思。He's still an amateur. 他還不夠厲害。但是法文的amateur雖然也是 業餘人士的意思,但是另一層面卻是那個人很厲害的意思,相對應到的英文反而比較 接近connoisseur(跟法文connaître同字源的字,知道的人,但是法文反而現在沒 有這個字了)

 法:chiffon 美:chiffon 

英文的chiffon是中文講的雪紡紗,或者是液體打泡起來之後的蓬鬆物。通常聽起來 有一種夢幻的感覺。念法機乎一模一樣,但是法文的chiffon似乎卻是一般布、抹布 的意思,破滅! 

法:animateur, animation 美:animator, animation 

這個大家正常應該都是先熟悉英文的意思吧?畫動畫的人還有動畫本身。但是在法國 電視上這個字也常出現,但是又不是在播動畫,查了以後才發現是在講主持人和 主持這件事(host)。

 法:user 美:use 

意思好像很接近卻又有點差距的字。英文就是用大家應該都知道,但是在法文卻是 讓人筋疲力竭、用到壞的意思。

 法:tentative 美:tentative 

在美國講tentative是不確定、暫時的意思。最常見的就是有活動需要RSVP(也是法文 來的英文字)的時候,如果還不確定能不能出席,就可能跟邀請人講說 list me as 'tentative'。但是法文講到tentative的時候是英文的attempt, try的意思。而且法 文tentative是名詞,英文tentative是形容詞。

法:décevoir 美:deceive 

décevoir看起來是跟deceive是同一個字,但是英文是欺騙,法文是讓人失望,很容 易讓英文讀者誤會。

法:traiteur 美:traitor/trader

我一直在各處餐館招牌上看到這個字,traiteur,每次看到都 膽戰心驚,因為看起來好像他們在招牌上寫自己是traitor(背叛者)。每次驚完都 告訴自己,他們應該是要寫trader吧,做買賣的。結果查了字典才發現,真正兩者 皆非,其實是 caterer (外燴)。I don't think I can ever get over this one.

PPT.cc縮圖服務

Thursday, January 15, 2015

布蘭登山德森簽書會 Brandon Sanderson FIREFIGHT

這周布蘭登·山德森為了他這周剛剛出版的新書Firefight(Steelheart續集)在國內巡迴辦簽書會。前天和昨天在分別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書店和西雅圖市圖總館。我去了市圖總館那場。

他穿著鋼鐵人的衣服加西裝外套出現,現場有華盛頓大學書店的人來擺攤賣書。活動時間兩個小時,他安排大約演講半小時,問答二十分鐘,念書十分鐘,然後簽書一個小時。

雖然是為了新書巡迴,但是他真的是很不給讀者壓力的人,幾乎沒有講特別跟新書有關的事情,沒有特別推銷新書,大部分都是講跟寫作有關的事情。他是有希望大家支持地方書店新書來攤位買,不過他說其實大家不管是買什麼格式的書他都很高興,精裝、平裝、電子書、有聲書,甚至是圖書館借都沒關係。因為只要大家看了他的故事,跟朋友討論,他就很高興了。有時候會有人問他說怎麼買他可以賺比較多,他說他真的不在意,因為在有人付錢讓他寫書之前,他就已經寫了一打書了。他也特地稱讚了一下大學書店來擺攤的人,他說通常在這樣的活動,別的書店都是找其中幾本出來賣,但是這位先生把他所有的作品通通都找出來了,連只有在英國印行出版的Legion都擺出來賣,還有已經絕版的迷霧之子桌上遊戲都挖出來。

演講一開始,他拿了一副撲克牌,給一個觀眾洗牌。「放心,我不是要變魔術」,他是要告訴大家,由機率來講,地球上的人類每一次的洗牌都是一個嶄新的組合。很多人擔心自己沒有創造力,但是其實每個人都是有創造力的。甚至是把已有的東西重新做一個耳目一新的組合,那也是創造力。

山德森說有一次在派對,有一個人問他,「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我是作家(I'm a writer.)」

「噢,那就是沒有職業的意思(Oh, you mean unemployed.)」

他說,雖然那時候他已經是可以很驕傲地說「其實(ACTUALLY, ),」但是他在成為一個有書出版的作家之前,已經太熟悉這樣的情況。他有時候也有碰到別人想說自己是作家但是因為尚未出版所以不敢自稱的情況。但是他認為,只要你有寫作,就是一個作家,即使你寫作只是帶給自己快樂。他想要從文化上來改變大家對寫作人的歧見,甚至不需要說「目指作家(aspiring writer,寫作以上,作家未滿的概念)」,只要有寫都是作家。


問答的部分他發給發問的人可以拆出人形小立牌的卡片,他說是因為他想要附贈公仔但是因為要能夾在書裡所以做成這種形式。

下面是幾個我記得的問題

Q:你從小就喜歡寫作嗎?
A:我不像很多人是從小就喜歡自己寫故事,我是到大學的時候受到一個老師啟發才開始。

Q:你是怎麼制定故事架構(Outline)的,一開始就全盤設計好,還是且戰且走?
A:在決定要寫一本書之前,我通常已經有好多能夠互相連接的想法才決定他們能夠發展成一個故事。在下筆寫一個架構很龐大的故事,像是Stormlight Archive之前,我就已經花很多時間在制定它的架構,之後再拆成很多部分成為一本一本書。但是像Stormlight Archive,每一本書其實本身就像一個三部曲,有些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一本裡面有幾個很明顯的段落可以區分出來三個部分。其實出版社非常想把它分成三本賣,但是因為我的堅持所以才是這麼厚的一本。

Q:請問你是怎麼增強字彙的?
A:靠閱讀。很多有趣的字我都是從別的作家那邊學到的,我都還記得我是從哪本書學到miasma的。

Q:我是寫遊戲的,所以我特別有興趣知道你的作品有沒有計畫要把哪一個故事變成電腦遊戲,或者電影、其他媒介?
A:像迷霧之子遊戲一直有製作的計畫,電影版權也有賣掉,但是一切都要看製片公司的運作。(他其實解釋了很多,不過大致上是這樣啦)

Q:為了寫奇幻小說,你大學的時候有去修一些特別的課嗎?
A:我經常跑去旁聽各式各樣的課,我覺得不管什麼樣的課,日後都在寫作上有幫助。我還曾經修過教寫程式的課,當時學的是Pascal。很奇妙的是,我覺得寫程式和寫作的創作是很相近的事情。

另外有人問到有關創造魔術系統的事情,他提到了有關Sanderson's Laws,他說可以在他網站找到詳細內容。他還有提到他在他的母校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找他開寫作課,他說他不支薪,交換條件是課程內容要在網路上公開。大家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他的課程影片。

問答完了之後大概進行了15分鐘的念書。一般新書發表會都是念新書的內容,不過他把他另一個短篇作品拿來念。他念的故事是一個聽起來很中二語氣的主角在講,我已經完成統治世界的任務了,接下來要做什麼?那個世界裡面,每個人都可以被長久保存,但是是頭放在玻璃罐裡的形式,我想就是跟卡通Futurama裡面那些頭罐子一樣的概念。

Futurama


*後記:後來發現他念的是2015年三月出版的短篇 Perfect State(http://a.co/7bpTMGJ

最後念書結束了以後才安排讓大家排隊去簽書,一個人可以簽不只一本,也不限是新書,個人化的簽名一人限三本。我自己帶了銀色的麥克筆去讓他簽在我的Kindle Paperwhite後面,跟他說這個Kindle裡面有幾乎他每一本書,他當然很爽快地簽了,還很專業地推薦我用透明指甲油塗上去保護。可惜我回家後拿我一個指甲油的top coat塗上去,有點把他的筆跡弄糊了一點點,只好趕快收手,可能是那罐酒精濃度有點高。每一個人前去給他簽名他都花蠻長時間聊天的,我跟他說我知道他之前去台灣,還從故宮得到《皇帝魂》的靈感。他說,故宮,他記得,他還記得好吃的小籠包。我說,現在西雅圖也有那個小籠包了!(西雅圖開了兩間鼎泰豐分店)他說,那他下次知道來西雅圖要吃什麼了。然後他說他二月還要去台灣(大家大概已經知道了吧),我跟他說他近幾年來已經比我還要常去台灣了。

以上,是我第一次參加簽書會的經驗。山德森真的是很平易近人的好先生,請大家繼續多多支持吧!